#川菜~乾煸四季豆
開用鑄鐵鍋後,總在想哪些菜以鑄鐵鍋表現會更優。
畢竟它來自歐洲,飲食文化差異大,就如我們用筷子,西方用刀叉,不同生活型態,煮食的思考方式也造就鍋具迥異。
有天,突然對「煸」這字,想了一下,用台語來唸「ㄅ一ㄚ,入聲」,以煸豬油的概念⋯⋯,意會到~原來「煸」意思應是用慢火把食材縮扁!
有了這樣的概念,立馬想來試試乾煸四季豆,也就是把四季豆煸~乾,耐高溫的鐵鍋太適合來做乾煸的活了!
以往我不太做要油炸的食物,炸完的油難以處理,之前用過烤箱、微波爐來去四季豆的水份,效果有限,當然不如餐廳過油的表現。
退休的我,過著慢調生活,時間不再是壓力,看著四季豆在鍋裡慢~慢~的煸,帶著一種期待,是一種快樂。
女兒很愛吃川菜,現在無論是否川菜館,大小餐廳、熱炒店,菜單幾乎都有乾扁四季豆,而各家味道不一,也不知哪一種才是正川味。
既然不知真正的川味,那就憑印象裡吃過最喜歡的口味,做出最合自己就是了。
看我那嘴刁的女兒露出滿足的吃樣,那滋味一定是ㄅ兒棒的吧!